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家族文化
(一)传统家族文化及角色特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以小说《白鹿原》中的家族文化作为研究的对象,需要仔细反复地阅读小说原文作详细记录,再广泛查阅资料,结合其他学者的相关理论作为参考反复品味以达到研究目的。
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查阅各种相关的材料,了解目前对《白鹿原》的研究现状及成果,利用其研究成果作为参考。
4. 参考文献
[1]. 杨贤美.20世纪家族小说人物论[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5 [2]. 叶永胜.现代中国家族叙事文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3]. 李兰.《白鹿原》的家族叙事模式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2 [4]. 李金秒.《白鹿原》中的宗法文化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2010 [5]. 韦海秀.逆子的精神家园——论《白鹿原》中家庭文化的意义[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5):110—115 [6]. 王丽娜.陈忠实《白鹿原》中女性的悲剧命运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11):17—18 [7]. 方志平,程菀铃.论《白鹿原》的悲剧[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54—57 [8]. 张恒学.白嘉轩与鹿子霖:殊途同归的悲剧人物[J].云梦学刊,2001,(4):75—78 [9]. 吴彩云.《白鹿原》中白鹿两家矛盾分析[N].文学教育,2017—09—23(10) [10].崔国军.《白鹿原》传统长子形象的颠覆之“原”[J].语文学刊,2009,(2):7—9 [11].王倩.民俗信仰父亲原型文化意象——《白鹿原》:“民族秘史”解读[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7 [12].王芸.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白鹿原》[D].四川: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 [13].纪麟.论《白鹿原》对乡村传统儒家文化的挖掘[D].吉林:吉林大学,2010 [14].李欣.《白鹿原》田小娥女性形象新探[J].小说纵横,2018,(7):105—106 [15].吕君芳.现代性视域下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研究——以《白鹿原》、《旧址》、《白银谷》为中心的考察[D].浙江:浙江大学,2016
|
5. 工作计划
1 2022.11.15—2022.01.04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
2 2022.01.05—2022.03.01 资料索引,阅读资料,下达任务书
3 2022.03.02—2022.03.15 完成开题报告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