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意义
理论层面:自2006年财政部颁布实行《企业会计准则3号——投资性房地产》,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作出系列规定,允许企业可自主选择公允价值法和成本法两种计量模式。准则首次将公允价值计量延伸至非金融资产项目。继而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允价值计量体系进行了进一步规范整合。然而至今,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学术界仍存有争议,针对投资性房地产项目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华润置地为例,分析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过程中体现的优势以及出现的问题。以此作为我国会计准则关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内容的补充修订提供一定参考。
实践层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虽然有助于会计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是目前我国投资性房地产计量仍是采用成本模式居多,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也不够完善:有的企业在选择计量模式时仍然倾向成本模式,有的企业则为了提高企业利润盲目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总的来说,目前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实践存在许多现实问题。本文针对华润置地实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前后对比,分析实行过程中正面影响与存在的问题,着重探究解决问题,从而为企业选择计量模式,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可靠性提供参考。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关键问题
现阶段我国投资性房地产行业发展如日中天,科学合理的公允价值计量有助于企业大幅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本结构,投资者获得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然而,公允价值计量起步较晚,应用仍不完善,无论是企业本身还是企业外部客观环境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本文旨在从企业本身和企业外部环境角度出发,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为企业选择科学合理的计量模式提供可行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逐渐趋同,除个别具体准则还存在差异。本文关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所选国内外文献大致分为:(1)国内外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准则及理论本身的研究:国外学者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大多持积极态度,国内学者同样认为其前景广阔,但对于其运用以及市场性的推广还需要完善诸多方面,才能促进其真实性与可靠性。(2)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应用角度研究出发:国外有的学者认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虽然与售价相比还有差距,但是比历史成本法更真实可靠;有的学者则认为相比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历史成本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价值性。国内学者对于投资行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更多聚焦于其真实可靠性、其信息披露优势,认为企业应该提高自身基本能力,结合我国市场实际情况与自身条件谨慎选择应用。
根据国内外文献比较,国外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发展更为成熟,认为公允价值计量相较成本法更能准确反映企业实际资产及负债,但同时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持谨慎态度;国内关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研究则侧重制度环境与市场环境,对于企业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应用还需要更多针对建议。通过国内外研究比较,取长补短,总结经验,以使我国能够进一步规范企业科学合理应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完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构建公允价值计量体系,接轨国际会计准则。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时间安排
研究计划
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3]蔡利,唐嘉尉,蔡春.公允价值计量、盈余管理与审计师应对策略[J].会计研究,2018(11):85-9
[4]陆嘉豪,朱阳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研究——以嘉凯城为例[J].会计师,2017(13):30-32.
[5]金亚玲.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A公司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