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国内现状:
在我国,国家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并且长期实行,项目建设各个环节以行政指示进行管控,各种建筑公司也习惯于按计划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各项目参与方都缺乏对项目建设的热情,工作效率低下,预算超支严重,施工期延迟,很难满足业主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计划经济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所有项目参与方必须直接参与市场竞争,无论是业主、设计师、投资方、施工方、材料或设备供应商以及项目的其他分包商都缺乏关于EPC模式的管理经验。随着国际信息交流的不断增加,外商投资建设已进入国内市场,我国专业研究人员逐渐发现了国外EPC模式的理论和经验。由于我国建设项目基本上使用的是传统承包模式,只有很少部分的国外投资项目采用了EPC总承包模式,因此在这方面的专业研究较少。特别是在鲁布革水电站项目中,我国首次引入国际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实现的经济效益和节约的时间成本远高于传统承包模式,这种做法震撼了国家建筑业。从那时起,国内就开始大力推广工程总承包模式,建筑市场的采购制度和运作方式逐渐受到现代管理模式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越加国际化,一些大型建筑公司已开始出国参与国外市场竞争中,通过承担工程总承包项目,加速了我国EPC模式研究,研究重点也转向国际市场。然而,研究关于国内企业如何在国内市场采用EPC模式仍然较少,这种管理机制缺乏设计和思考。此外,这些研究结果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基于设计方对EPC模式的研究。对整个项目成本价格影响最大的就是设计方,但因为设计的产值在项目总成本中比率较低,通常不超过5%,因此,设计对成本变化不太敏感,处于总价格相对固定的模式下设计通常不会积极控制成本并减少成本;作为施工的一方,其产值占项目总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对项目成本变化非常敏感,但在这种模式下,施工团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可以看出,以设计方为主要单位的项目的EPC模式削弱了施工组的重要作用,并减少了强大的施工公司可以带来的效益。施工企业如何发挥在承担工程总承包商项目中能发挥的管理、技、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在我国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研究中还是一片空白。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着重研究对此研究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国内外EPC总承包模式的应用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再阐述基础理论,包括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分类、背景及各种模式的特点分析,EPC模式的概念、特点及工程总承包EPC模式管理理论及其分析。从时间维度研究EPC总承包模式的问题和对策,着手于项目建设各阶段,如工程总承包EPC模式投标阶段的问题及其优化分析;工程总承包EPC模式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工程总承包EPC模式采购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工程总承包EPC模式施工、验收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从失败和成功的案例中分析EPC模式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工程总承包EPC模式在工程中具体的应用案例,提出对于EPC模式未来在工程中应用的建议。最后根据论文的研究成果得出结论,以及针对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及对未来的研究加以展望。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通过收集和阅读国内外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EPC建筑工程总承包的相关理论、EPC 建筑工程总承包各阶段存在问题及对策。
(2)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在 EPC 建筑工程总承包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分析EPC模式下项目存在问题和对策,从成功和失败角度出发,通过研究中铁沙特麦加轻轨铁路项目和波兰A2高速公路项目两个案例,从成功和失败两个角度出发,分析研究其在项目中面临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对比分析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将问题的对策研究和理论基础结合起来,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以指导实践。
4. 参考文献
[1] Gary J.Tulacz, Peter Reina. The Top 250 International Contractors [G].EngineeringNews-Record, Transportation, New York, 2017.
[2] Fdrationlnternationale Des lngnieurs Conseils (FIDIC). 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EPC-Turnkey Projects. Lausanne, 1999.
5. 工作计划
(1)2022.12.10-2022.1.13毕业论文动员、明确任务要求、毕业论文、调研、完成开题报告
(2)2.25-3.10收集文献进行研读,明确工程总承包理论及EPC模式的基础理论和应用价值
(3)3.11-3.24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前期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系统分析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前期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及优化策略。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