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楼项目处置的实务及风险防范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2022-12-05 10:37:1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我国的烂尾楼工程大部分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例如,海南、北海等地的大部分烂尾楼就是1993年局部地区出现房地产过热现象的后遗症。上海的烂尾楼则大多是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时形成的。当时,正是我国房地产刚刚起步并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因为刚刚起步的原因,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并不成熟,而大量的过度热情的资金注入导致后续乏力,烂尾楼形成的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资金链断裂,开发商自己无力投资,又没有融资渠道,导致工程最终停工。现如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市场趋于成熟,烂尾楼的“死而复生”亦成为各方焦点。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2.1研究内容:

该论文是以我国烂尾楼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详细地阅读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并做相应的文献总结,大致了解我国烂尾楼的概念、现状、危害及存在的问题。再通过相关案例分析,把长期烂尾的失败项目与成功救活的烂尾楼项目进行比对分析,分析烂尾楼形成的种种原因,以及成功救活烂尾楼的各项因素。最后通过分析正反案例得出的结果进行反思总结整理,分别从“政府”及“业主”两个方面提出烂尾楼的相关风险防范对策。

2.2预期目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有效的防止了单一的研究方法所带来的局限性。主要的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综述法。对于该论题有关的论文文献进行查阅整理,了解更多信息,总结前人的结论和经验,以丰富、加深对该论题的认知,为论文研究做准备。

(2) 调查研究法:通过对本地烂尾楼的新闻报导阅读及实地考察,深刻了解烂尾楼的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姚新红.烂尾楼及其防范[J].当代经济,2009.13

[2]鲁钇山.穗法宣,南法宣.“打包”拍卖土地,巧解烂尾楼纠纷[J].中国拍卖,2010.03

[3]刘玉录.烂尾楼治理:托起“明日之星[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2.0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2022年4月1日-2022年4月10日:开题报告;

(2)2022年4月21日-2022年5月11日:论文初稿;

(3)2022年5月11日-2022年5月20日:论文修改,二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