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与日俱增,国际影响力也达到了新的层次,因此“中国崛起”这一词眼在欧美智库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之下,国外智库广泛地参与关涉中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公共政策研究和咨询服务,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欧美智库涉华舆情的言论有利于更好的构建中国崛起的新形象。本研究收集了欧美智库涉华舆情的相关资料,建立了一个小型语料库,并结合趋近化原理进行批评话语分析。以欧美智库涉华言论为例,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各个领域的迅速发展,中国崛起已然成为美欧各国的主要关注点。各种矛盾和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使美欧对于中国崛起又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在当前正处于新冠病毒的影响下,唯独中国很快的从这一浪潮中缓解过来,引领经济正增长,这一事实更加剧了欧美各国对于中国崛起的担忧。
1.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对欧美智库对于中国崛起的话语建构进行研究,以欧美主流智库对于中国崛起的话语建构为研究对象,开展话语建设批评性话语分析,并结合趋近化理论和语料库语言学理论,揭示欧美智库对于中国崛起形象背后的意识形态所产生影响的紧迫性、威胁性及强调自己国家合法的利益诉求。从趋近化角度出发,研究对象为欧美智库关于中国崛起的话语趋向,从而研究得出结论欧美智库对于中国崛起的言论中关于自身合法性利益的比较。论文框架如下:
1. 导论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于“欧美智库”,“中国崛起”,“趋近化理论”等关键词的搜索,挑选出有关欧美智库对于中国崛起的话语建构文章,完成论文文献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2. 基于语料库语言学的趋近化视角分析。
4. 参考文献
[1] Cap, P. Towards the proximization model of the analysis of legitimization in political discourse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Cap,P. Axiological aspects of pragmatic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2010(42):392-407
[2] Cap, P. Proximization: The Pragmatics of Symbolic Distance Crossing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13.
[3] Chilton, P. Discourse space theory: Geometry, brain and shifting viewpoints[J]. Annual Ri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05(3):78-116
5. 工作计划
序号起迄日期 工作内容
1 第七学期10-11周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 15-18周学生根据老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儿童本位论指导下的童话翻译开题报告
- 从接受美学视角探究博物馆瓷器解说文本的翻译——以南京市博物馆的瓷器为例开题报告
- 基于英语媒体的汉语“反腐”热词英译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 庞德诗歌翻译的创造性–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开题报告
- On Animism in ChildrenLiterature and theTranslation Strategies开题报告
- 《永别了,武器》中的死亡意识 Death Consciousness in A Farewell to Arms开题报告
- 基于大型平行语料库的机器翻译词素偏好研究 A Parallel-corpora Study of Morpheme Preferences in Machine Translation开题报告
- 威尼斯之死:永恒之光Death in Venice: Light Everlasting开题报告
- 浅析小说《木马赢家》中的家庭教育Analysis of the Family Education in the Novel The Rocking-Horse Winner开题报告
- An Application Study of Competency-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o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