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力利用及发展趋势的预测与分析—以江苏省为例开题报告

 2023-01-31 09:28: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能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物质基础一直受到学者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能源的大量消耗,传统能源的过度开采带来了许多的环境问题,于是新能源成为了拯救人类的救世主。

一方面新能源电力由于自身的可再生性;另一方面新能源电力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是传统能源所无法比拟的,研究新能源的利用及发展趋势对于江苏省乃至中国的新能源电力发展都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更是一个能源消耗大省,截止到2016年江苏的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占比67%,用煤总量接近3亿吨,但是江苏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小省能源的生产是跟不上能源消耗的速度,而且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能源、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江苏省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急需一种新能源的注入,新能源通常是指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核能等等(本文根据江苏省的实际新能源普及情况选取的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为研究对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1、阐明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回顾相关内容的研究动态,开展文献综述,提出研究视角、方法、目标及技术路径,给出本研究的难点、创新及不足。

2、利用统计数据,对江苏省新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说明。

3、建立预测模型,对江苏省新能源的利用和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新能源电力的利用及发展趋势研究很多,目前已有的研究特点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新能源的现状及新能源在江苏省的发展张海龙(2014)在研究中国新能源的目前发展现状中说在目前中国发展新能源一方面是内需即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消耗大幅增加、传统能源资源日益减少,已经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来自外部的压力即能源消耗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日益显现,随着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中国未来能源使用问题也受到了来自外部压力的冲击。

在这两方面的情况下,中国迫切需要新能源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

王朝华(2011)指出我国在新能源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相对高的成本和所需的电价②缺乏积极的政策鼓励和奖励机制③核心的技术基础相对于国际上来说还是比较薄弱④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产业化体系⑤相关的体制机制尚未理顺,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证等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1、2022.09.21-2022.12.05 检索阅读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写读书笔记,交指导教师审阅;同时根据文献阅读和研究,准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翻译外文文献;2、2022.12.12-2022.12.16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分组进行;3、2022.12.16-2022 .04.18 完成外文文献的翻译,返校后交原稿和译文;4、2022.04.18-2022.05.01 集中精力撰写毕业论文,完成初稿,进行中期检查,填写中期检查表;5、2022.05.02-2022.05.29 修改毕业论文,论文定稿,准备论文答辩;6、2022.06.10左右毕业论文答辩。

撰写方案:一、引言,提出研究背景,对相关研究状况综合评述。

二、新能源目前发展现状的描述及发展历史回顾,着重分析江苏省新能源发展的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张海龙. 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2]王朝华. 国际新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对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思考[J]. 经济论坛,2011,(10):84-89.[3]凌申,钱志新. 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06):1-6.[4]Wu Geng,Zeng Ming,Peng Lilin,Liu Ximei,Li Bo,Duan Jinhui. China#1523;s new energy development: Status, constraints and reforms[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6,53:.[5]Carlos Rodrguez-Monroy,Gloria Mrmol-Acitores,Gabriel Nilsson-Cifuentes.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Chile using non-conventional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8211; A focus on biomass[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8,81:.[6]岳婷,龙如银. 江苏省新能源发展次序评价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07):14-17.[7]朱晓东,曹杰. 基于GM(1,1)模型的江苏制造业能源消耗需求预测研究[J]. 阅江学刊,2010,2(02):39-46.[8]刘兆恒. 江苏能源消耗变动因素的实证研究[J]. 能源研究与利用,2008,(05):41-44 47.[9]李芳. 江苏省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10]尚红云,蒋萍. 中国能源消耗变动影响因素的结构分解[J]. 资源科学,2009,31(02):214-223.[11]汤晓晶. 中国能源消耗及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大学,2016.[12]柴岩,刘翔宇. 改进的GM(1,1)-LSSVM模型及其在能源消耗预测中的应用[J]. 统计与决策,2014,(17):84-87.[13]张凯. 基于组合预测模型对我国能源消耗的研究分析[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17,(02):90-97.[14]姚天祥. 基于GM(1,1)模型的中国能源消耗预测分析[A].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2010:3.[15]吕峰,陈建国,曾雪琴,郭松影. 我国能源消耗影响因素及其预测预警[J]. 统计与决策,2014,(16):82-8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